聲音專家JASON教大家選對 麥克風提升錄音品質
《龍塢樂府x基隼系統科技》專訪精華
想製作Podcast節目麥克風怎麼選?
已經有節目了,如何改善聲音品質?
開始想做podcast節目時,先花很多時間構思節目內容,好不容易可以錄音,身邊的麥克風只有手機和筆電。「就錄吧!做就對了!」興沖沖錄完第一集,結果一聽,怎麼跟錄音時聽的完全不同?「這樣不行,得買麥克風,不然再好的內容都浪費了!」於是便上網搜尋各種新手指南,翻遍各篇麥克風評比文章,也把推薦影片和播客節目都聽了。
這樣的情況,不僅發生在大部分播客新手身上,直播主或想自己錄影片的自媒體經營者,甚至只是想在家唱歌過過癮、自己宅錄的朋友們也都曾經歷過,更別說疫情期間,許多人因為工作需求,不得不添購麥克風來因應遠距工作。
然而,麥克風價差甚大,專業術語似懂非懂,只是想買支麥克風,怎麼這麼複雜呢?爬文傷腦筋就算了,有些人索性蒙著頭直接花錢買,但錄出來的效果還是跟預期的有落差,這中間到底發生了甚麼問題呢?
「大振膜麥克風不見得人人適用」
聲學專家Jason這麼說。一般而言,越大振膜的麥克風,敏感度越高,收錄到的聲音細節也更為豐富,因此大振膜麥克風常出現在大家的推薦清單上。然而,市面上看到的大振膜麥克風外型長得像大振膜麥克風,內在就真的是大振膜麥克風嗎?此外,靈敏度高的特性,若缺乏正確使用的觀念,反而容易砸到自己的腳!

選對麥克風,先了解6件事
1. 麥克風收音內容需求
語音 vs. 樂音
依收音內容的實際功能需求挑選
如果用來溝通,會議交談或講電話,著重在語音清晰度的需求,可以挑選語音導向的麥克風,市面上的耳機麥克風或會議桌上的鵝頸式麥克風幾乎都是此類設計;而唱歌或樂器錄製則是建議樂音等級的麥克風,這類麥克風的設計能捕捉到更為細膩的聲音細節,將表演更完整還原。
至於Podcast節目內容大宗的談話性節目該如何挑選呢?樂音等級的麥克風的確能呈現最漂亮的聲音,但倘若實在不擅長人工聲音後製,語音導向的麥克風或許也是一種選擇。它本身設計就是讓大家在嘈雜環境下以盡量聽得見的程度清晰交談,所以多半自行配備了人聲優化、過濾爆音、減低噴麥、降低噪音等功能,不過,這樣子的自動消噪無法保證不會犧牲掉飽滿的頻率進而影響音質,過於便宜的等級甚至可能會讓聲音聽起來扁扁的,關鍵還是在於正確的使用。
2. 麥克風怎麼接
USB vs. XLR(=Canon頭)
聲音線材接頭種類繁多,以USB及XLR接頭最為常見
常聽到USB麥克風相較XLR麥克風更為方便的說法,主要是兩者錄音方式所需的器材設備不同,這也是在組合自己錄音器材可以考量的部分。
- USB麥克風錄音方式:
USB麥克風-電腦 - XLR麥克風錄音方式:
XLR麥克風-錄音介面-電腦
XLR麥克風-錄音介面-錄音機
XLR麥克風-錄音機
由此可見,XLR麥克風勢必需要添購錄音介面或錄音機才能使用,相較USB麥克風直接接電腦就好,XLR麥克風必須再多一樣器材,看到此也許會想「那我用便利的就好了啊!」,以下進一步提供兩者比較供參考:
USB麥克風 | XLR麥克風 |
簡便 接上電腦就好 | 需另購一台設備 但擴充性佳 |
接多支MIC需另外設定 | 輕鬆實現多軌錄音 |
方便攜帶 | 移動大陣仗 |
價格較平易近人 | 價格從低到高落差大 |
自帶處理 但音質有上限 | 音質專業 |
3. 麥克風常見類型
動圈 vs. 電容
這裡我們不討論兩種麥克風的收音原理,直接看兩者差異:
動圈式麥克風 | 電容式麥克風 |
![]() | ![]() |
較有重量 | 輕便 |
靈敏度較低 噪音雜音收錄不明顯 (易有音質提升錯覺) | 靈敏度較高 收錄較多聲音細節 (雜音也容易收到) |
戶外、現場舞台可用 | 錄音室、安靜室內用 |
高低頻響應表現較弱 錄人聲及現場演出佳 自帶濾鏡般聲音溫潤 | 高低頻響應表現佳 原汁原味忠實呈現 |
不需要外加電源 | 需要外加電源 |
4. 麥克風指向性
常見的麥克風指向有幾種:
- 全指向(多人)
- 雙指向(雙人)
- 心型指向(單側)
- 超心型指向(更集中的單側)
- 槍型指向(超集中的單點)
簡單理解就像耳朵的聽力範圍,指向性代表麥克風的靈敏度範圍怎麼分布。根據上段表格中所提及,靈敏度高,同時也代表那個範圍內的雜音和你要的內容都會一起被收錄,所以精準選用正確的指向,能令你事半功倍。值得注意的是,指向越窄的麥克風,越無法接受錄音時的角度偏離,這點在使用上要特別留意。
5. 考量聽眾收聽環境
建議錄音設備及環境盡量在同個等級,不然就算麥克風、錄音介面、混音器、電腦、錄音機、監聽設備(耳機或喇叭)、錄音環境,乃至末端聽眾的收聽環境等,其中一樣升級了,也是大材小用,浪費了。怎麼說呢?以視覺來比喻,可以把大圖輸出用的圖檔拿去當手機桌布,想在手機上看到全圖,它頂多就是手機螢幕的尺寸,你也可直接做一張符合手機螢幕尺寸、畫質的圖檔,對一般觀看者來說,兩者同樣都是手機桌布圖,並不會特別感受到差異,同樣的,一般情況也不會想把低畫質的圖檔硬是拿去放大吧。
這個說法並不表示podcast對於音質不需要講究,而是要根據需求去調整:如果聽眾是在通勤時聆聽,那你也許需要提供聽眾能在嘈雜車廂內聽清楚的聲音;如果你的節目時長較長,你的聽眾需要長時間聆聽,那應該把重點放在挑選能讓聲音耐久聽的麥克風上。考量聽眾的收聽環境,會幫助你更精準挑選麥克風。

6. 了解自己的聲線
根據個人聲音的特性和質感去挑選為自己加分的麥克風
例如本身擁有高亢的聲線,挑選能夠將聲音溫暖化的麥克風,使聲音更耐久聽,聽久了不會感覺耳朵痛,在音響心理聲學上更為你加分;而本身聲音較渾厚低沉的人,可在保有自身迷人嗓音的情況下,找尋提高辨識度、清晰度的麥克風。這些都與麥克風本身設計有關,建議直接到專門店詢問試用是最有效的。
以上是6個從使用面向提供的麥克風選擇建議,關於麥克風的等級與價錢,一般是一分錢一分貨,在了解自身需求之後,可以根據預算先決定出價錢區間,再從其中找出麥克風本身特色與自己合適的麥克風,掌握這些要點,就能挑選到適合自己的高CP值麥克風,無痛提升錄音品質!
接著,再提供幾個錄音時可以注意的小秘訣:
「錄音室不一定要花錢」
曾為窮苦音樂家的Jason,最懂初期投入的需求,他身為基隼系統科技有限公司和龍塢樂府公司的負責人,長年深耕於聲音產業,其公司的業務服務橫跨學術、教育、醫療及表演藝術,具備豐富的專業錄音知識。
想有好聲音,源頭最重要——就是你自己!
- 錄音時調適好狀態,身心放鬆
- 環境適度加濕,可延長講話聲音品質良好的時間
- 適度喝水,太少水分會沙啞,太多水分則增加過多口腔內雜音
- 注意說話時與麥克風距離適中,讓自己保持在收音範圍,盡量不偏離角度
- 控制聲學環境,有意識留意背景環境音和雜音
- 更衣室不失為一個好的錄音環境,但我們說的不是小衣櫥

龍塢樂府


1975年以前,龍塢樂府The Dragon House成為台灣校園民歌暨民謠風的發源地之一,從此開啟台灣及亞太地區往後的 45 年民歌時代。業務跨足三大產業:音樂、藝術暨樂器產業、系統整合產業以及建築暨空間整合設計產業。主要代理音樂及樂器類品牌如:日本松下Technics/Panasonic 國際牌電子樂器及澳洲Audinate、Dante,同時也經銷Bose、MiPRO、Panasonic、Roland等品牌。
- 2008 擔任北京中關村總部多功能大樓影音機電系統整合顧問
- 2015 受台北歐洲學校委託,負責管弦樂團音樂廳設計
- 2018 協助振興醫院心臟外科小組進行多國醫療手術室國際會議直播
突破特殊醫療影音需求,助台灣醫療產業輸出國際級醫療技術 - 2018 協助前瞻基礎建設完成全台唯一 Google教育創新研發實驗中心
- 2020 協助完成台灣 Bose MSA12X 三堆疊台灣首例, 成功藉由學術論
文等級設計,獲評選完成中研院國際會議廳音響系統案 - 2020 協助西班牙系統集團完成 Porsche 竹北/台南體驗展示空間案

會議,突破特殊醫療影音規範需求,協助台灣醫療產業輸出國際級醫療技術, 獲國際同業肯定。
基隼系統科技有限公司
基隼系統科技有限公司Falconry Technology Ltd.創立於2016年,為美國哈曼專業音視頻商品台灣總代理,旗下品牌有:AKG、JBL、Soundcraft、STUDER、AMX、BSS、CROWN、dbx、Lexicon、Martin,以及澳洲品牌Audinate和Dante。此外,其業務更涵蓋了三項產業整合業務:MI/SI 系統整合、SI 建築暨娛樂照明以及MI/SI/Decor 顧問事業。
- 2017 完成台北歐洲學校-音樂廳管絃樂團暨舞台劇音響系統案
- 2018 完成 Taipei 101 大樓 Apple Store 國際工程案
- 2018 協助中研院資創中心聲學研究,支援台灣最高學術研究殿堂
- 2018 AKG 商品置入電影《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》
三個月內宣傳 MV 點閱率破台灣總人口數 - 2018 Soundcraft 全新機型 Vi1000 打入國際電競錦標賽
為台灣國際級電競賽事效力 - 2019 完成 Inditex group 商空案
- 2019 完成 Google Taiwan 商空案
- 2019 完成 Burberry 商空案
- 2019 完成 Microsoft 辦公室商空案
- 2019 完成 Amazon 台灣商空案
- 2019 主辦台灣首屆舞台機械研討會
- 2019 與Bose共同舉辦大型認證研討會
- 2020 完成國家太空中心衛星操控中心案
- 2020 完成多起台積電商空會議音響案
- 2020 完成 Google 總部新建大樓商空音響案

2019年與Bose共同舉辦大型認證研討會,總人數達原廠在北京 InfoComm 最大型自辦活動人數一倍,破原廠亞太紀錄。本活動參加影音原廠數 9 家、影音代理商 21 家、美國半導體產業原廠 1 家、台灣半導體產業原廠 1 家、資訊應用服務代理商 1 家、IC 設計公司 2 家、半導體廠1家、建設公司1家、衛星微波公司 1 家,參與公司總數 121 家。

整理撰寫 / Mandy.Boketeam
圖片提供 / 龍塢樂府公司 及 基隼系統科技有限公司
※想深入了解訪談內容>>>
※更多收聽平台請點>>>
發佈留言